健康秤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健康秤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黑龙江柴河林区生态经济转型纪实重生之翼-【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4 07:51:42 阅读: 来源:健康秤厂家

黑龙江柴河林区生态经济转型纪实——重生之翼

曾经,威虎山名声赫赫,曾经,老森工负债累累。

三年前,黑龙江柴河林业局,因产业布局失调、基础设施陈旧、历史欠账深层等原因,实实在在背负着3.3亿元的沉重包袱 :秃头断肩的群山,破败荒芜的城镇,崎岖泥泞的道路,冬天冰窟窿,夏天雨洼子的棚户区,最长两年开不出工资,吃水难、取暖难、入厕难、上学难、就医难,发展滞阻,民生渺茫……

三年来,这里的干部职工,干出了20年的工作。“观念转变、经营转轨、管理转制、产业转型、人员转岗”;一个“转”字,转出了产业发展,转出了林区新城,转出了局强民富,转出了青山浩渺,转出了绿梦成真。全国最大的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黑龙江森工面积最大、级别最高的产业园区;黑龙江森工最早老年公寓;黑龙江森工最全社会服务中心;黑龙江森工最早孵化创业基地;黑龙江森工最先进综合指挥中心,接踵而至镶嵌在绵延百里的威虎山区,一个绿色的生态转型之梦,成为现实的骄傲。

创新--绿梦之魂

观念转变,是一切变革的灵魂。观念不转变,一切行动都将是盲目和盲从。

从指标调拨控制下的绝对计划经济藩篱中一路走来,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一个只会开山伐木的国有森工林区,究竟如何才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柴河林区陷入了深思。必须创新管理、必须创新思维、必须创新机制、必须创新制度、必须创新发展。

创新,就成为柴河林区管理转制的起步点。“经营管理创新”、“产业转型创新”、“资源生态保护创新”、“小城镇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围绕创新,林业局提出了“产业要发展,经济要转型,结构要调整,生态要保护,民生要改善,思想要解放,观念要转变,作风要强化,职工要增收,林区要增效”的“十要战略”。

2009年,柴河林业局果断实行“订单式生产、集约化作业、效益化造材、封闭式管理、超市化经营、竞价式销售”,木材经销一下子位居全省森工第一位,累计增收1.5亿元。同时,对林地、矿产、风能、景观、山副产品等所有资源建立电子档案,实行商品化管理、保护性开发、节约持续有偿利用、高效经营。对红松种子林、林蛙等竞价管护,仅此林业局实现增收6000万元。

随后,紧紧抓住棚户区改造,积极实施生态移民,累计向局址生态移民1745户4719人,相当于撤并7个林场所,年减少森林资源消耗13072立方米。森防、消防管理一体化,企队管理一体化,区域管理一体化,林农管理一体化“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实现了连续29年无森林火灾。

“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富有效率的体制创新为发展经营松绑;局机关减员一半,领导干部兼职达111人,撤并37个单位和部门,精简非生产人员723人,11个部门实现自立,年减少费用支出1500万元。

在严格贯彻10个方面484项“内部管理大法”期间,各项工作月初有计划、日间有考核推进、月末有总结奖罚,把责任落实到人,目标分解到季,进度安排到月,措施细化到周,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实现了 “效益大裂变”。

三年累计实现增收节支3.4亿元,偿还陈欠4200万元,资产总额由3.5亿元增加到9.6亿元,资产负债率由天保工程前的110%下降到35%。将以往林业养社会,为社会输血,改变为社会自我管理,威虎山饮品公司、环保儿童玩具、柴河九寨旅游开发实行职工股份制经营,全员创业热情前所未有。林业人融入社会后反哺林业,一举实现了林区、社会双轮跨越。

一定要在“林业柴河”之外再造一个“社会柴河”,两个柴河共同发展,两个柴河一样精彩。

面对三年24.7亿元的累计投资融资,柴河林区继续创新思路,积极为林区百姓创业增收拓宽渠道。把鼓励和扶持百姓致富,纳入创新小城镇建设模式,演好建设与增收的双簧戏。能自己承担的项目绝不外包,能自己干的活绝不外委,能自己生产的原料绝不外购,面对资金缺口,林业局自己当开发商,仅这一项,就省出资金近亿元。

新形势下,过去的“单位人”转成“社会人”,以单位为中心的原有社会管理模式,早已力不从心。

只有改体制,才能出活力。不能让社会管理创新滞后经营管理创新,柴河林业局摸着石头过河,从林区实际出发,探索出了“双五”社会网格化管理模式,并初见成效,被全省森工总结推广:

创新社会管理保障体系,提升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提升科学有效的服务能力;健全社会治安管控体系,提升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创新社会矛盾化解体系,提升维护群众权益的能力;打造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系,提升社会管理支撑的能力。

备受瞩目的柴河林区社会管理创新“双五”管理模式,被全省森工总结推广。居址实施网格化管理,撤街并区设委,“四位一体”服务网络,使“双五”模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做到了民生服务的全方位无缝化。林区百姓的幸福感不断叠加,林区百姓真正活出了大都市品味。

转型--绿梦之路

“生态转型”,成为柴河林区发展的第一课题。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林区人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必须走出独木支撑,必须放弃一木独大,必须真诚面向市场,必须做到生态、经济、社会、民生的同步发展。

不靠木头,能生存,更能发展;创造名牌产品,走进人民大会堂;打造旅游名胜,吸引国人目光;创天保工程之业、创产业转型之优,创社会管理之新、创民生改善之实,柴河林区终于找到了一条独特的经营转轨之路--信息化、数字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观念转变后的柴河林区,面对的却是一切归零的窘境。资金与建设、资源与结构、体制与管理等多重矛盾,多重困扰如同乱麻。想在木材之外杀出一条血路,就是从零开始的创业。

森工总局“四八四三”发展战略和“七大定位”长远目标,为柴河林区产业转型创大业明确了方向。

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树立做好林上、做强林中、做大林下、做活资源全新的资源观,柴河林区闯出了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出了越采越穷、越穷越采的恶性循环怪圈。到2013年,柴河林区活立木总蓄积达3705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突破历史高达91%。

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闯市场、龙头带基地、基地连万家的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产业延伸型、项目聚集型、产品终端型、劳动密集型、就业辐射型发展模式彰显成效。林农、林副等10个绿色特色龙头产业,形成了林农山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带动了园区经济、林内经济、社区经济、场区经济等多元经济的快速发展,助推了坚果林、食用菌、山野菜、林禽等“绿色特色经济”的规模升级。

一场多品、一场多业,一场一策、多业并举,彰显出柴河林区产业的蓬勃发展势头。1716米的商贸一条街,500余家小商铺星罗棋布。147家私营加工厂,155家家庭旅馆,百姓创业方兴未艾。415万平方米海林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柴河园区,圣象、华日等17家企业入园,投资已达12.5亿元,年可实现产值21.7亿元,利税4409万元,安置就业6342人。

三年来,累计招商引资21.6亿元,建设产业项目16个。加快骨干龙头企业发展,成为推进大产业大项目建设的捷径。绿色食品加工、造纸、威虎山森林公园开发被列为省重点推进项目;锅炉制造、环保胶合板及玩具、铅笔板深加工、餐具、实木家具、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合作项目等6个项目被列为森工总局重点推进项目;仓储、物流、社区服务业,每年实现增收2289万元。

龙江坚果产业第一局,松仁系列饮品,已走入人民大会堂。“一湖、一路、一园、两线、三区”四季旅游线路,迅速形成旅游产业链,带动了三产和林农产品销售,旅游经济大幕拉开。

累计投资1853万元,建设3处孵化基地服务中心,7个居民委劳动保障服务站,总占地13000平方米,无偿为创业企业提供服务,先后有9家企业成功孵化,孵化就业岗位5400个,全局实现“无失业”。

三年的经营转轨,“一区两园三街四带五大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实现林区、地方百姓就业31352人,人均年经营性收入达到24452元。柴河林区逐步进入务林不砍林、致富不靠林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发展--绿梦之翼

经营转型,必须靠科学的管理来保障。但一辈子只懂得与大木头打交道的国有林区职工,能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吗?

业可以创,但如何发展;城可以建,但怎样管理;景区可以开发,可谁懂旅游,一个个新难题,像一张张考卷,摆在柴河林区人面前,他们选择了管理转制。

上世纪90年代,曾经作为黑龙江财政支柱的龙江森工,负债一度高达百亿。然而,当今天我们凝视柴河林区,曾经的黑白梦魇,却变成了彩色风景:木材产量锐减90%,可总投资24.7亿元的新城却建起来了;以往只能卖木头的青山,如今却卖起了风景;

占地415万平方米的海林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柴林园区开工建设引进项目产业形成了;

社会管理创新引来的取经者络绎不绝,林城管理提档升级有口皆碑;

公忠能、稳准狠、严细实,严管干部,自己建城,自己修路,自己种花栽树;

一项项看似不可能的事业,件件梦想成真。曾经的森林资源枯竭,变成了今天的满眼绿色。

改革出活力,管理出效益,发展出和谐。全党抓发展,重点抓经济,突出抓产业,关键抓项目。

以“改革、管理、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兴林、富民、强局”的目标,建园区、引投资、上产业、创品牌、惠民生、促发展,实现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快、质量高、效益大”。

三年时间,柴河局实现了建局以来纵向对比的“十个之最”:

棚改建设力度最大,新建维修楼房216栋,130万平方米,惠及百姓18138户;通场公路里程最长,投资2.08亿元,新修各种道路419公里,实现“无土路”;环境亮化普及最广,累计投资1.3亿元,安装景观灯、路灯3533盏,三年提升了150倍;环境绿化力度最大,投资1800万元,完成大树进城18万株,绿化覆盖率由3%提高到63%;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三年来,全局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9%,货币资金收入三年翻一番,年均增长60%;幸福指数提升最高,板棚子变成了花园小区,林区人变成城里人;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累计投资7.82亿元,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八大热点、焦点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干部作风转变最好,全局党员干部大干快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林区文化最繁荣,新建文化中心及活动室9990平方米,公园、广场33处18万平方米,各种群众性娱乐活动高潮迭起,增强了林业局凝聚力;干部职工月工资增长最快,从2007年的465元增长到现在的2960元。

不断超越自我、刷新自我、战胜自我,柴河林区敢于争第一,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就囊括了森工“十个之最”。柴河林业局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省十佳和谐企业、全省平安林业局等百余项荣誉称号。

春风漫抚柴河局,绿梦尽染威虎山。三年仅仅是一个起步,眼下,黑龙江柴河林区的广大干部职工正继续发扬“四敢”精神,凭借那双绿色重生之翼,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其他焊接设备

武汉市恒沃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车位回收

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