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秤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健康秤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中国古书画的鉴别_[#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1-06-07 11:37:20 阅读: 来源:健康秤厂家

中国书画的鉴别,应主要看4个方面,首先是看书画中的画与字;其次是看作者款题与他人的题跋;第三看作者的印章与他人的印章;最后就是看所用的纸、绢、绫及装裱的形制。这就是说,要对书画本身进行鉴别,每个方面都不能掉以轻心。其中,最主要的是书画本身的“画与字”。

一、书画本身的画与字

画与字都是作者用笔、墨、色在纸、绢等上表现的基本艺术单位。它的基本组织是笔法、墨、色及结构。笔法就是有方法、有规律地用笔锋画顿出来的线和点。每一个人的笔法都有其特点,与其他人不同;同一人的笔法,从早年到老年也有变化。这种变化是有一定联系的。如王翚是清初大画家,有早、中、晚三期的变化,35岁前为早期,主要是慕仿古画,皴法比较杂乱,到35岁笔墨较成熟,但明显带有王鉴画风。35岁到60岁中期,技法融汇南北诸家之长,技艺精湛,清丽工秀,明快生动。60岁以后为晚期,绘画形成一定格式,笔下有一定的习气,不及中期生动,用笔苍劲而显简练;精品用笔苍劲严谨,墨色富有变化。总的画风摹古代元人笔意,创新较少。还有明代画家吴伟,早年工细白描,晚年有泼墨粗放之作,虽然画风不同,但是笔法始终有跳跃躁动的形式。依凭笔法的特点鉴别真伪最为可靠,如果其他人要模仿是很难的。刻意临慕,必然死板,取其大意又不象原作,同时摹者又有自已的笔法,不易改变,所以作伪者最难的就是笔法。要鉴别笔法,必须首先掌握原作者的笔法,对其有一个全面了解,在心中树立样板。同时,还要了解古画的时代风格(共性),找到“标准”画,如南宋李唐、马远、夏圭等一派,笔法大都比较浑穆。到了明代,王谔、吴伟等人虽学他们的笔法,但一般飞扬轻薄,又具不同时代的不同风格。关于书字,同样每一个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时期也有自己的特征,都要作全面了解。

(1)墨与色

墨和色是直接表现书画的,它们在纸与绢上的表现与墨、色、纸、绢的质量好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鉴定时要注意其质量的好坏与其性能。笔要靠墨或色在纸上表现,但作伪者都能仿得和原本比较相象,也有用旧墨旧色作伪的,就更难鉴别。但是墨色的新旧,是可以区别出来,真旧与假旧总是不同。

还有,用墨或色有个人的习惯,如清代刘墉,字体外似丰润圆滑,实则内刚劲,骨肉兼备。刘墉爱用浓墨,喜在光滑蜡笺字上写,字的墨色浓重而沉郁,富有“静”趣。王文治却喜淡墨,与刘墉不同。因此,他们被称之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王的字过于妩媚,流于轻佻。画家蒋廷锡的墨花卉常加入赭石色。此外,应注意纸与绢的质量对书画的影响。好纸与绢才能发挥墨与色的特点,如新的生宣纸会使淡墨变成不好看的青灰色调,浓墨易于“火爆”。花青等不同植物颜色,在不同的纸上会产生不同的色彩。

(2)体裁与结构

书画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裁与结构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南宋马远在绘画结构中,是“边角”之景,如果在南宋以前出现这种结构的绘画就是伪品。书法每个字的结构体及字与字之间,或行与行之间都有不同的特征,辨别其真伪要注意。例如董其昌字不大但讲究精整,以险取胜。元代赵孟頫却特别工稳严谨。但是,对这类的问题的鉴别,也要作具体分析。有的作者写字一向严谨,但偶然也有变化。绘画是真实生活的反映,有的绘画有建筑物与各种用具、人物,这对我们识别年代很有好处。各时代的建筑有各时代的特征,如唐代以前宫殿一般是一柱上有一朵斗拱,唐以后两柱之间的斗拱增加,明清时期两柱间的斗拱更多。还有宫殿屋角上的“鴟吻”,明清的都有了字形附加“剑把”唐以前却没有。这都是考证的依据。如北宋时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卷,在《石渠宝笺》中所录的是真迹。它与伪品有很多不同之点。真品中画的汴京京城除了城门洞部分是砖砌以外,其余城圈是“板筑”的土墙,正合当时规制,但伪品却全是砖砌墙。

服装的考证亦很重要。各时代的帽与衣服都不同,均有变化,与时代不符就是伪品。如唐代的幞头帽,一般为软幞头,北京故宫藏《李密迎秦王图》中的秦王头戴硬长脚幞头帽,这与唐代的服装不符,这张画就不是唐代的。龙是中国传统的装饰,在建筑上有石刻龙,在服饰上有龙纹,各代形象不同,对各代龙特征的考订对鉴别字画有很大作用。

二、款题与题跋

款题是指作者本人在画上所书的名款与题记。题跋则是其他人题记及其名字。两者是有区别的但又都是“书法”,作伪人也常造假。对款题与题跋的鉴别,有助于书画鉴别。题款在书画上历史悠久,如两宋有单款记的,如崔白、郭熙、李公麟、李唐,仅写姓名或上加“臣”字。一般是小字写在边角上,或树干与山石等隐敝的地方,少数的款题在画的上空处。关于长篇诗文题在卷后或轴上的,有米友仁,杨无咎,陈容几个人。

元代书画兴起诗文、书、画三者结合,如赵孟頫、吴镇、倪瓒。诗书部位与画种有关,卷轴大都写在左下或右下角余纸上,只有少数例外,也有在本幅上另写一行图名,一行写年月日名的。不善诗文书法的画师,则仍旧只写名款,但在轴上的部位也有移到上方空处的。

明代,大部分还与前朝元代习尚相同,晚明至清初以来,多在画幅上边空地题款。明代册子(即画册),有的本幅上仅写名款或钤印记,或不着一字,或在对页上另作书题。清中期以来,渐渐多在本幅上每页题字,而对题和总跋一概少见。

题跋,虽然不是作者本人书写,但是也有真伪之别。有题名的,即称观款。这是某人看了之后题上一个姓名。也就是对本画进行了鉴定。早在晋宋时代已开始,如梁唐怀充、徐僧权等,多写在书法本身中间或纸绢接缝处或末后空处。还有诗文题跋,最旱有宋人之笔,其内容有鉴定是非真假的看法、艺术优劣的评语,讲叙绘画内容等。其部位多在手卷的尾纸、隔水处,画轴则竖写在裱边,册页则写在副页上。“标题”签及“引首”等的题跋,也要作好鉴别。首先是要看他们的“笔法”,另外看其格式是否与当时流行的相同。同时,对于题跋的内容也要作认真的分析。原作有时也有错误的,其错误的原因有的是题跋者不懂字画,有的是为了得利作伪,还有一种是对上司或朋友的命令和情托不便讲真话,只能曲笔奉承,或敷衍塞责。

三、书画上的印章

书画上钤印最早可考的是唐代书法,宋代书画上亦有,直到元末才渐渐多起来,明中期以后几乎没有不用印的书画。例如,唐代孙过庭《书谱序》末行“写记”二字上钤有一印,已模糊不清。两宋书法上苏轼、黄庭坚、米芾、吴琚、赵孟坚等人有印。绘画则郭熙、文同、赵令穰、赵孟坚等人有印。元明以来基本上都钤印,仅少数人不钤印。如倪瓒中年以后的作品,多不钤印,董其昌作品也有不钤印的。

书法上钤印,一般在书行之末,也有的在首行前上下加钤“起首”印章。尺牍书钤印的较少,北宋人钤在日子(时间)上,此后有钤在名字上的。明代有用白折子书的,前有“名刺”(单帖),书者钤印在“名刺”及其中缝上。

绘画上的钤印,一般是钤在款题下,也有用“起首”印的。

历代收藏鉴赏家都喜欢把自已收藏与鉴赏过的书画钤上几个印记。其分为皇室收藏印及私人收藏印。掌握收藏印与鉴赏印的特点、部位及规律,对鉴定工作大有好处。对印章的印文、印形、印色等,也要了解。

4、对纸、绢、绫的鉴别

对纸的质料,纸的型制,还有绢和绫的各个时代特征要熟悉。例如,清康熙、乾隆以来流行彩色粉笺、蜡笺纸,上面还描上金、银花纹,只能写字,不宜绘画。还有明末天启、崇祯或稍后一段时间,流行一种素绫,在书画上常用,尤其书法条幅用得最多,到晚清时还有人使用。对这些特殊的现象也要全面了解。关于纸、绢及绫,有作伪者常将纸、绢作旧见利。对于做旧与原旧要区别开来。原旧有一种自然老化产生的“包浆”光亮,而作旧是用颜色、茶水、脏水染旧,或油烟薰旧。

对于装裱形制的鉴别,要建立在掌握装裱知识基础之上。字画经过装裱,可分横幅、挂轴、手卷、折页或册页、镜心、对联、折扇等。时代不同,其装裱的形制与所用的原料亦不同,只有了解它的全面发展才有助于鉴别。

5、书画的复制、作伪与代笔

复制、作伪与代笔自古有之,屡见不鲜,特别是复制与伪造书画名家作品更是多见。如辽宁省博物馆藏有李公麟款《临韩狮子聪图》卷,在《石渠宝笈三编·乾清宫》有著录。从时代风格看,其不会早于元代,应是出自元代学习任仁发一派的手笔。此画卷是元人伪作前人的作品。明代作伪更为常见,具有地区特点。作伪者大都分布在工商业发达、文人荟萃的几个江南重要城市,如苏州、松江、嘉兴、湖州、绍兴、南昌和南京等地,其中以苏州地区为甚。他们仿李思训、李绍道、赵伯驹、赵孟頫、沈周、文征明,仇英等,工笔人物及青绿山水、白描人物多托李公磷之名,花鸟画多伪造黄鉴、徐熙、赵昌、王渊等工笔重彩画。同时,也有仿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鲜于枢、柯九思、祝允明、沈周、文征明等书法的,但格调大体离不开工、板、滞、弱等特点。如仿张择端或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最多,但是所绘建筑一律青砖瓦房、砖城墙、砖石拱桥,人物一律明装,基本根据晚明苏州山塘景物绘制。另外白描人物画,多署李公麟款。线描纤弱、人物呆板无神。这是晚明“苏州片”的特有风格。松江地区的作伪者,大都伪造董其昌字画。兴地区多伪造徐渭和陈洪绶字画,绘画与书法较差,错字也多。河南开封地区,专门伪造唐、宋、元诸家书法、水平不高,多用棉纸、粉笺,蜡笺,然后还作旧。江西南昌地区则专门伪作黄庭坚、文天样等人书法,其特点是纸绢染得很黑,显得十分陈旧,水平极劣。还有的作伪者,把原画改款、添款,加以改头换面,如把明代“画院”和“浙派”画作伪冒充宋画。北京故宫藏《阔诸晴峰图》为后人挖去原款,在右下角添上郭熙伪款,企图冒充郭熙的山水画。还有的是在凭空伪造的画上题上名画家款,企图以此见利。

代笔,是作者名声大,求画的人多,应接不暇,因而示意某人代作书画,落上作者本人的名款,加盖印记。明代有名书画家请人代笔作书画的事例最突出。

到了清代,古书画的伪作更多,泛滥成灾。其手法更为巧妙,有摹、临、仿造手段。摹是完全按照原本勾绘,多见于工笔人物、花鸟画和早期的山水画;临是对着原本临写,可用于写意画和行、草书,这种作伪的较多,与原本外形相似,但笔法和细处不同;仿是无固定稿本而仿其笔法和大意,用笔与布置方面,比较自然,多露作伪人自己的面目。这种仿作在当时相当多,有的还有相当水平,如著名画家龚贤、髡残、原济、朱耷、四王吴恽、扬州八怪、任颐、吴昌硕等人,都有大量仿作。造假是指凭空伪造,没有原本摹临,专门造假,写上历史名人或冷名书画家的款名,使之无法对证,难辨真伪。其社会流量相当多。明代书画作伪,由于各地域的发展,形成各种不同的特色,到清代又有发展。在苏州地区的“苏州片”,以底稿为蓝本,用绢工笔着色画,落款都是古代擅长青绿山水名家。但技艺水平高低不同。总的来说,笔力都比较软弱;扬州地区的“扬州片”,专做当地名人原济、郑板桥的作品,技法低下,路子固定,尤其是字的撇和捺,如鞋匠的刀子,轻软无力。“河南造”又称“开封货”,不仿造画,专造唐、宋名家的书法。他们造假技巧简单,水平不高,易于识破,都是纸本,多采用当地产棉纸或粉笺,揉后染纸色,或蜡笺纸,字写好后再上色揉折,书写流利,字体光滑。“长沙货”,也称湖南造,在长沙当地多是清代初期至道光时期,以“节烈名人”落款,有画、字条、对联等,其款为史可法、杨继盛、杨涟等,多采用绫或缎,画面结构疏落,无功力。其作旧方法,染色后用水洗刷,冲去光亮,以显灰暗陈旧。“广东造”,是指广东地区在晚清至近代造假,多绢本,以重设色为主,有人物、花卉、山水、都是以明以前名人落款,有的还是宋徽宗题跋。作旧是用胶矾加工,然后再捣制,绢很糟,也可认出伪品。另外,还有人把清代真品改为前人作品,即在作者题款下加“题”字,再在前面增添宋、元名人题款,以冒充古书画。清代北京地安门一带所造的假画多作“臣”字软画,多数伪造乾隆题字、清宫玉玺藏印和诸大臣跋,特别是仿郎世宁的手卷出名。但以设色画居多,其工整富丽,用料讲究,但水平低,拘板俗气,所钟印鉴常违反规范。以上所述的作假书画有的一直沿袭到现代。

还有利用古书画真迹作假的,一般采用的手段是改、添、减、折配、割裂等手法,改头换面。无款改有款,小名家改大名家,时代晚改为时代早。这种作伪法,清代尤甚,鉴定时尤应谨慎,从多方面审查,细心看出破绽。

清代也有代笔。鉴别代笔就是要把代笔的作品,依上述鉴定方法综合审查。

票据打印机批发

楼盘看房车

切轨机批发